主页 > 社会服务 > 长者服务 >
长者服务


蓬江居家养老服务
 
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定“一平台五体系1+5+N”的创新发展目标,提升蓬江区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引领全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往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1、蓬江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 
 
完成了平台的建设工作,直观的蓬江区养老服务分布地图及服务数据,建成养老服务一张网,有力地推进了我区智慧养老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体系 
 
为长者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年服务55417人次。开展乐龄学院长者教育课程14门,24个班组,全年招生250人,累计服务3344人次,本年新开设的综合知识班、穴位按摩班、形象管理班受到长者的追捧。发展热心长者参与中心管理,通过投票推选成立长者管理委员会,促进长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鼓励长者推动中心持续、健康发展。规范上门居家照料服务评估及服务标准,为109位困难长者提供综合性居家照顾,协助长者原居安老。
 
提供居家养老服务55417人次
开展乐龄学院课程服务3344人次
提供综合性居家照顾109



 
 3、认知症预防及干预服务体系 
 
全市首个开启认知症日间照料及训练服务,为5名长者提供日托服务,通过前后对比发现长者的生活和饮食更规律,焦虑、紧张、低落等情绪得到改善,主动与他人交谈的频次增多,日间照料及训练服务能够有效地维护和提升长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解决家属的照顾难题。      
 
除此之外,中心累计开展37场社区巡回宣传、健康专题讲座、健脑游戏、线上课堂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以“知识讲解+游戏互动”的形式,寓教于乐,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对认知症有所了解。

 
 4、“益食堂”长者饭堂指导体系 
 
制定《蓬江区长者饭堂“益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饮部分)》和《蓬江区长者饭堂“益食堂”服务运营管理制度(运营部分)》供蓬江区民政局作“益食堂”运营管理标准的参考。饭堂为长者及社区居民提供午餐、晚餐服务,全年共出餐49855份,每天出餐约300份。
 
江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白沙街道江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由2021年7月正式启用,项目团队由社工+健康管理师+保洁员组成,主要工作为开展日间照料基础服务(会员、文娱康乐、乐龄学院、健康理疗、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养老服务在身边),站点养老服务的宣传推广。项目纳入了市、区两级“民生微实事”项目及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以“公益+社会”合作模式,结合“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网络,让长者在家门口即可“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项目累计受到省、市、区各级相关部门、党史学习教育等视察、检查18次,均获得高度认可和满意度评价。
 
登记在册会员151
累计服务16020人次



 
江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
 
江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由2021年7月1日正式启用,纳入了市、区两级“民生微实事”项目及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项目团队由社工+健康管理师+派餐+督导组成,主要工作为开展智慧养老服务(提供智能化适老化家居改造);日间照料基础服务(会员、文娱康乐、乐龄学院、健康理疗、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养老服务在身边、外展培训);长者饭堂(为长者提供午餐堂食及送餐服务、营食堂服务),站点养老服务的宣传推广。通过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搭建“三位一体”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具有江南特色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项目累计受到省、市、区各级相关部门、党史学习教育等视察、检查7次,均获得高度认可和满意度评价。
 
登记在册会员105
累计服务12207人次
办理长者用餐卡101
累计就餐服务3519人次

 
礼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
 
礼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站,自2021年1月起正式对外开放,提供“养医康护、食学乐为”等一站式的养老服务,采用“社会组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联合商业养老企业,共同打造“颐乐园532服务模式”,满足长者社交、娱乐、健康、日托、居家照料、家居安全等多元需求,礼乐颐膳堂采取集中就餐、统一餐标、分类补助等形式,向礼乐街道60周岁以上长者提供膳食服务,解决长者就餐难、就餐孤单、家属照顾压力大等问题。
 
在册会员213
累计服务11905人次
办卡人数528
累计服务22212人次



 
益食堂服务
 
2021年共承接7个服务站点,分别是益食堂蓬江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圩顶站点、西园站点、五福站点、东风站点、银华站点、江华站点。
 
2021年共服务112985人次
其中堂食/外带90484人
送餐到户22501人次
开展软质餐服务10

 
无障碍项目
 
 一、主要业务 
 
无障碍项目分为2021年慈善筑迹项目、2020年99公益项目和2021年恒爱八万项目。项目通过添置辅助装置和修葺房屋,改善困难群众的家居环境。




 
 二、服务亮点 
 
项目将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志愿服务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深挖困难家庭迫切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资源链接服务,通过添加辅助装置、改善照明、房屋修葺等方式,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空间。
 
为困难家庭改善家居环境196
社会各界参与5050人次